里約奧運:小男孩的眼淚見證巴西悲傷的一天圖像來源,AFP
Article InformationAuthor, 邵智傑Role, BBC中文網記者 發自里約熱內盧2016年8月17日這一幕發生時,馬拉卡納齊諾(Maracanãzinho)體育館的觀眾正在逐漸離去。上方的屏幕還在晃動著電子版的五星紅旗,但一秒鐘後,這個身披巴西黃綠色國旗的小男孩在畫面中出現了。他獨自一人從已經清場的排球場一邊跑到另一邊,衝向仍然坐著不動的若澤·羅伯托·吉馬雷斯(Jose Roberto Guimaraes)。
鏡頭一直追隨著他,在他停在巴西隊主教練面前時,我才發現他們就在我眼前五米開外——當時我已經從媒體席下來走到場邊。吉馬雷斯的背影將小孩的整個身體擋住了,只有巴西國旗的邊角披到了教練的手臂上。在那裏,一個大人和一個小孩緊緊擁抱了將近五分鐘。
現場工作人員說,小男孩是吉馬雷斯的兒子。早在巴西女排和中國女排這場五局的鏖戰打到最後一局,中國隊領先14-12的時候,還在看台上的他已經開始在媽媽的懷裏哭泣。
如果你願意這樣想,這個小孩的眼淚正是巴西這一天的寫照。在大概八個小時前,巴西女足在旁邊的足球聖殿馬拉卡納體育場點球負於瑞典,無緣決賽;更早前的早上,巴西官方宣佈,見證了巴西足球所有輝煌的前足協主席若昂·阿維蘭熱(João Havelange)逝世。
然後,在這場巴西隊先拿下一局的比賽中,她們被中國女排逆轉,現場令人髮指的主場球迷吶喊聲沒能挽救她們的命運。
Skip 熱讀 and continue reading熱讀查理·柯克遇害:激勵青年運動的保守派意見領袖台灣「八點檔一姐」江祖平控訴遭下藥性侵,權勢性暴力引關注墨西哥對中國汽車加徵50%關稅 分析稱旨在「安撫美國」為什麼沒有西紅柿就沒有馬鈴薯End of 熱讀
這場比賽或許是排球最極致的一面。巴西女排在所有的數據統計中都優於對手,幾乎每一分的勝負都如此差之毫厘;而在巴西球迷鍥而不捨的噓聲中,郎平手下的這批年輕球員如何承受住了從未間斷過的壓力,幾乎是個迷。
現場工作人員維托·雷納多·德布裏托(Vitor Renato de Brito)說,從排球比賽的第一天到現在,這一晚的中國隊是他看到過表現最好的球隊。
「我們是在足球中長大的,」他說,「排球……」他默默地搖了搖頭。
性情的巴西人大概是在失落的情緒中忘記了巴西女排是倫敦奧運會的金牌得主(而巴西足球還從未贏得過奧運金牌),也忘記了中國女排自2008年大獎賽北崙站之後,對巴西的戰績是1勝18負。
但是,這個小男孩的眼淚似乎提醒了我們,你不需要知道那些細節來領略比賽的魅力。有時候,一場比賽所牽動你的,僅僅是它就像人生中必然會經歷過的一樣,你用盡了所有的力氣,但是勝利仍然夠不著。
小孩是否真的是吉馬雷斯的兒子,我們在這一刻並不確定,但我們知道這個晚上,一個成年的男人和一個稚嫩的小孩共同經歷了這一切。
在尖端運動科學、贊助商、市場推廣、藥物、全球化的共同作用下,體育精神已經漸漸變成一個吊詭的詞。於是,我們竭力在奧林匹克尋找這樣那樣的人性瞬間——奧運會需要博爾特和菲爾普斯的神跡,同樣需要像這樣的畫面,來定義我們自己。
因為這個小孩的眼淚,世界替巴西記住了這一天的悲傷。未來某一天,他或許也會知道,這也是競技體育美好的一面。